Search


【從習慣到愛上「沒有」的樸素生活】

在離開南澳的路上,心情有點複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從習慣到愛上「沒有」的樸素生活】

在離開南澳的路上,心情有點複雜。看見車窗閃過的路景,一幕幕昔日的畫面爍過腦海,如幻又如夢,三星期的生活,三星期的工作,原來已到尾聲,時間快得可怕,也快得令人喘息。

離開這個很農村的地方,有些人也許覺得是脫苦海?
因為沒有冷氣,只有吹著熱風的風扇;
因為沒有防蚊網,只有數之不盡的蚊子;
因為沒有洗衣機,只有洗衫板;
因為沒有都市的任何娛樂,只有自娛的農村生活。

這裡有很多個「沒有」,物質生活回到樸素的一切。但「沒有」當中,卻蘊含著最富人情味的感情。

從前我以為對一個地方的不捨是因為「景」,但當留在這個地方的日子久了,我發現最不捨得的是「人」。

景是死,人是活,情是生。

樸素的生活,規律的作息,是香港所欠缺的東西,也是我最嚮往的生活。正如農場主人呀江哥說過,來南澳自然田的人不外乎「三失」:
失(事/學)業
失戀
失去人生方向
我在想,我到底是哪一個「失」?也許是人生方向吧?每日追追逐逐的日子很累,很容易迷失自己,一有空閒就很想拋下香港的一切,走到陌生的國度,忘記香港的我,忘記迷惘的我。愛上旅行的原因,也許是尋找走下去的勇氣,也許是尋找內心的那個自己。

在南澳,物質的欠缺,卻衍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。你可以選擇自己一個,也可以選擇認識不同的人。三星期以來,認識了很多來自不同國家/地區的朋友,台灣、韓國、美國、新西蘭、香港、馬來西亞?菲律賓?印尼?有段日子是港人為主,也有段日子只有我一個香港人。但不論什麼的時候,接觸哪裡的人,我都是享受當中。每次有人走,我都很不捨得;今日到我走,更加不捨得走,因為在南澳待久了,每日下田、洗衫、煮飯、聊天、睡覺,變成了我的生活,變成了我的習慣。到旅程的最後要改變習慣,其實是一件很殘忍的事,因為要花長長的時間去適應「沒有」,再花時間去適應新來的「有」。說真的,我現在不太習慣有冷氣的地方,還是自然風來的最舒服。

有機會一定會再回來!希望下次再回南澳之時,是環島之日。台灣的確是塊寶島,珍貴的是這裡每一個人。

明日便開始第二段旅程,六星期的日本之行,願一切順利。

#一個旅生 #南澳自然田


Tags:

About author
自從大學二年級,踏出框框的第一步去了緬甸,打開了一顆愛旅行的心,靠著獎學金去旅行! 相信「不為生存而迷茫,只為心靈去流浪」。世界多大,心也可以有多大。 <2014年> 緬甸、西藏、泰北美索、越南、泰國曼谷、南印度 <2015年> 台北、日本、東印度、北印度 <2016年> 台中、秘魯、玻利維亞、智利 <2017年> 德國、捷克、台北 現在於不同的網站分享旅行的小文章 (根據加入的時序排列) 1. 鐵鞋旅遊頻道 IronShoe Travel Channel http://ironshoetravel.com/?author=80 2. DCFever http://www.dcfever.com/travel/profile.php?id=713861 3. Travelpop https://www.travelpop.hk/bloggers/4661852596338688 4. 蔓珠媒體 Manju Media http://manjuhk.com/author/manjuhk0027/ 5. 背包客棧 http://www.backpackers.com.tw/forum/
九十後香港女生 獨愛旅行、攝影、文字 相信快樂不是世界圍著我轉,而是我圍著世界轉又轉。 合作邀約:[email protected] 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travellress/
View all posts